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動汽車PCB行業需求,預計2020年汽車電子占整車價值量的50%左右
現代汽車已經由過去完全機械化發展成機械與電子結合,并且由單純的交通工具變成了集交通、娛樂、辦公等多功能平臺。如今汽車電子占整車的成本比重越來越大,比如車身傳感器、GPS導航、汽車儀表盤、中控、車燈、發動機等。最為關鍵的兩個重要發展方向是新能源車與自動駕駛系統,其中國內車用PCB的主要兩大需求增長因素是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與ADAS系統。
隨著新能源車的推廣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步發展,車用PCB板的使用將越來越廣泛,不再局限于車用中控電子系統。目前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份額不斷上升,據預測,至2020年汽車電子占整車價值量的50%左右。
預計到2020年,全球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2.15萬億美元,其中汽車電子市場增長速度最快,年復合增長率為5.5%,這帶動了汽車PCB行業的發展,2018年預估規模為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到2020年,預計并以年復合增長率3%增長至59萬億美元。在全球產能持續轉移亞洲的形勢下,內外資企業紛紛投資建廠,以較低廉生產成本的PCB迎接國內乃至全世界下游產品的需求,這為國產PCB做好替代準備,擴大市場占有率。
目前我國汽車以汽油、柴油為主要燃料,在汽車保有量迅速增長的情況下,能源自給率近年來有所放緩,多重因素導致燃油出現能源供給緊張問題,同時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2017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進一步攀升至68.5%,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助于緩解我國能源壓力。此外,受環保壓力影響,傳統汽車尾氣污染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其中華北地區空氣質量普遍較低,在這雙重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這一替代產品日益受到重視。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動力來源是電能,相比于傳統的化石燃料汽車,電動汽車具有零排放、零污染、能源轉化效率高等優點。
從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2014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從2014年至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持續保持高增長,3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16.72%和118.00%,其中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銷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增長53.58%和53.25%。今年1-8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07.9萬輛,同比增長69%。
不同于傳統汽車的是,新能源汽車有一套獨特的動力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VCU(整車控制器)和MCU(電機控制器),這些帶動了PCB的需求。
傳統汽車在PCB用量方面,普通汽車PCB用量約1-1.5平米,豪華車車用PCB大約2.5-3平米,因為每米價格接近1千元,所以每臺豪華車PCB價值約3-5千元。而新能源汽車動力控制系統中BMS中的主控電路對PCB用量為0.24平米左右,單價可高達20000元/平米;單體管理單元的PCB用量為3-5平米;VCU與MCU對PCB用量相對較少約為0.03-0.15平米且所用PCB為普通板,價格在1000元/平米左右,平均所需要的PCB需求就高達3-5平方米;再加上其他電子化系統,全車的PCB用量5-8平米之間,這意味著單臺新能源車的PCB需求量是普通汽車的5倍以上,新能源車的動力系統均價每平米約2000元,其他系統按每平米1000元計算,單臺車PCB價值量約為一萬元。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在車用PCB中單雙面板、四層板、六層板、八層以上板占比分別為26.93%、25.70%、17.37%、3.49%,合計占比約73%;HDI、FPC、IC載板占比分別為9.56%、14.57%、2.38%,合計占比約27%,可見多層板仍是汽車電子的主要需求。
PCB在整個電子裝臵成本中的占比約為2%左右,在傳統汽車的電子元器件中,動力系統需求PCB最多,份額為32%,主要包括發動機控制單元,啟動器,發電機,傳輸控制裝臵,燃油噴射,動力轉向系統等;車身電子系統25%,主要包括汽車照明、HVAC、動力門和座椅、TPMS等;安全控制系統,占比約22%,主要包括ADAS、ABS、安全氣囊等;其他還包括顯示、娛樂等車載電子系統。目前,汽車的創新70%來源于汽車電子產品,驅動傳統汽車PCB市場增長的主要是安全系統和車輛舒適性等因素,主要朝智能化和電氣化方向發展,所以安全系統和通信娛樂系統占比預計將會提高。
2017年汽車顯示屏總出貨量約為2.45億部,同比增長2.1%;其中TFTLCD顯示屏出貨量達到1.47億部,同比增長9.1%,占總出貨量的60%。而中控顯示屏與儀表顯示屏均呈現兩位數的增長率,分別為11.4%和12%;而PMLCD顯示屏與PMOLED的出貨量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分別同比減少6.1%和33.4%。
2017年,全球前10大PCB廠商營收規模為31.84億美元,據統計,2017年全球汽車PCB營收為52億美元,前十大廠商占比為61%,相對較低。在環保政策高壓一方面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一些中小規模、管理不規范的企業被迫推出市場,導致產能的退出,各廠商的線路板均出現漲價情況;另一方面行業進行了一次洗牌,原本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轉向龍頭企業,未來環境監管力度將逐漸加強并覆蓋珠三角、長三角等廠商集中區域,這對未受到相關處罰的中小廠商來說壓力增大,但對于生產流程規范的PCB廠商的影響較小,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2017年全球前十大汽車PCB廠商營收情況
覆銅板是印刷電路板的核心材料,占原材料成本最高,約為35%,而覆銅板的原材料中,銅箔占30%(厚板)至50%(薄板),玻纖占25%(薄板)至40%(厚板),環氧樹脂占總成本的25%-30%。
在當前原材料價格上升、國內環保意識加強的雙重驅動下所導致中小廠商或外資企業手中的訂單流向內資大廠;在產品類型上,全球PCB產業正在向高精度、高密度、高可靠性、體積小的方向發展,以適應下游各類電子行業的需求。在這種背景驅使下,國內大廠已經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如并購、擴建生產線)來擴大產能,其中新增產能方向主要是高速高頻板、HDI、FPC等面向未來領域的高端線路板。據統計,今年國內各PCB上市公司擴產項目主要集中在2019年與2020年前后釋放投產。